当前位置:首页> 正文

电脑cpu的现状|近几年cpu发展

电脑cpu的现状|近几年cpu发展

1. 近几年cpu发展

由于intel在2008年发布了酷睿i7,所以主流叫法是Bloomfield为一代酷睿:也有人认为2006年的Conroe为一代酷睿,说法不一。

2. cpu的发展

CPU发展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了。我们通常将其分成 六个阶段。

(1)第一阶段 (1971年-1973年) 。这是4位和8位低档微处理器时代,代表产品是Intel 4004处理器。

1971年,Intel生产的4004微处理器将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在一个芯片上,标志着CPU的诞生;

1978年,8086处理器的出现奠定了X86指令集架构, 随后8086系列处理器被广泛应用于个人计算机终端、高性能服务器以及云服务器中。

(2)第二阶段 (1974年-1977年) 。这是8位中高档微处理器时代,代表产品是Intel 8080。此时指令系统已经比较完善了。

(3)第三阶段 (1978年-1984年) 。这是16位微处理器的时代,代表产品是Intel 8086。相对而言已经比较成熟了。

(4)第四阶段 (1985年-1992年) 。这是32位微处理器时代,代表产品是Intel 80386。已经可以胜任多任务、多用户的作业。

1989 年发布的80486处理器实现了5级标量流水线,标志着CPU的初步成熟,也标志着传统处理器发展阶段的结束。

(5)第五阶段 (1993年-2005年) 。这是奔腾系列微处理器的时代。

1995 年11月,Intel发布了Pentium处理器,该处理器首次采用超标量指令流水结构,引入了指令的乱序执行和分支预测技术,大大提高了处理器的性能,因此,超标量指令流水线结构一直被后续出现的现代处理器,如AMD(Advanced Micro devices)的K9, K10、Intel的Core系列等所采用。

(6)第六阶段 (2005年至今) 。是酷睿系列微处理器的时代,这是一款领先节能的新型微架构,设计的出发点是提供卓然出众的性能和能效。

3. CPU发展现状

一般来说,高温是CPU的大敌,但是目前的CPU都有自动保护机制,当温度达到100度以上时就可能会降频或者断电,所以很少有CPU因为散热器损坏或者硅脂问题导致烧毁,倒是会有个别因为选购了劣质电源和杂牌主板导致CPU被电流击穿烧毁的情况发生,还是要注意选购质量可靠的电脑配件。

所以很少有人真的能把CPU的寿命用尽,只要不是折腾超频加压之类的,CPU的物理寿命是非常长的,绝大部分人用到CPU无法支持新的操作系统或者软件时也不会坏,但是这时候恐怕早就换新电脑了,因为导致CPU迅速淘汰结束寿命的关键还是CPU性能的快速发展,但是到了2010年往后由于半导体工艺进步放缓,CPU架构也越来越难以改进,所以这几年的CPU使用寿命更长了,一般能达到7-8年也不成问题,当然,如果你热衷于玩大型游戏或者专业应用,那可能一颗CPU的使用寿命就只有3年左右就该换新了。

4. 近十年电脑cpu发展

能换,性能也会有变化,但对于现在的应用来说应付起也是很费劲了,而且肯定是不支持win10的,限制太大了。

主板与CPU阵脚一致,即可安装。一般不会出现不兼容的问题

目前主流的符合要求的主板(主芯片组)和CPU有:

Z97、B85、H81、H87、H97,可搭配英特尔i系列四代CPU

B75、H61、Z77、Z68、P67,可搭配英特尔i系列二、三代CPU

5. 目前cpu发展到什么阶段

电子元器件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浓缩的电子发展史。电子技术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二十世纪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一代电子产品以电子管为核心。四十年代末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只半导体三极管,它以小巧、轻便、省电、寿命长等特点,很快地被各国应用起来,在很大范围内取代了电子管。五十年代末期,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块集成电路,它把许多晶体管等电子元件集成在一块硅芯片上,使电子产品向更小型化发展。集成电路从小规模集成电路迅速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而使电子产品向着高效能低消耗、高精度、高稳定、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由于,电子计算机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恰好能够充分说明电子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性,所以下面就从电子计算机发展的四个时代来说明电子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点。

在20世纪出现并得到飞速发展的电子元器件工业使整个世界和人们的工作、生活习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子元器件的发展历史实际上就是电子工业的发展历史。

1906年,李·德福雷斯特发明了真空三极管,用来放大电话的声音电流。此后,人们强烈地期待着能够诞生一种固体器件,用来作为质量轻、价廉和寿命长的放大器和电子开关。1947年,点接触型锗晶体管的诞生,在电子器件的发展史上翻开了新的一页。但是,这种点接触型晶体管在构造上存在着接触点不稳定的致命弱点。在点接触型晶体管开发成功的同时,结型晶体管论就已经提出,但是直至人们能够制备超高纯度的单晶以及能够任意控制晶体的导电类型以后,结型晶体管材真正得以出现。1950年,具有使用价值的最早的锗合金型晶体管诞生。1954年,结型硅晶体管诞生。此后,人们提出了场效应晶体管的构想。随着无缺陷结晶和缺陷控制等材料技术、晶体外诞生长技术和扩散掺杂技术、耐压氧化膜的制备技术、腐蚀和光刻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各种性能优良的电子器件相继出现,电子元器件逐步从真空管时代进入晶体管时代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主播形成作为高技术产业代表的半导体工业。

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电子装置变的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了电子装置必须具有可靠性、速度快、消耗功率小以及质量轻、小型化、成本低等特点。自20世纪50年代提出集成电路的设想后,由于材料技术、器件技术和电路设计等综合技术的进步,在20世纪60年代研制成功了第一代集成电路。在半导体发展史上。集成电路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的诞生和发展推动了铜芯技术和计算机的进步,使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以及工业社会的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凭借卓越的科学技术所发明的集成电路使研究者有了更先进的工具,进而产生了许多更为先进的技术。这些先进的技术有进一步促使更高性能、更廉价的集成电路的出现。对电子器件来说,体积越小,集成度越高;响应时间越短,计算处理的速度就越快;传送频率就越高,传送的信息量就越大。半导体工业和半导体技术被称为现代工业的基础,同时也已经发展称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高科技产业。

6. cpu的发展历史和未来趋势

cpu可能的发展趋势。cpu自打电脑诞生以来就一直平稳的升级、换代、过度,充当着计算机大脑的角色。可是cpu它走到了生命的十字路口,它站在路中央面临着选择。

cpu从诞生开始沿着频率之路走了很久。直到有一天,频率之路变得崎岖泥泞。cpu见势不妙,拐到了多核大街。目前他正沿着多核大街继续前行。时下,双核cpu已然成为主流。平台成熟度应很高,双核cpu及其配套的主板价格已经降到了普通消费者也能承受的地步。两大巨头amd和intel正在酝酿着推出更高规格的4核桌面处理,预计明年就可以推出。沿着双核大街走下去,也许后年就成了8核,再往后16核、32核。

7. 现在cpu的发展方向

制造工艺的微米是指IC内电路与电路之间的距离。制造工艺的趋势是向密集度愈高的方向发展。密度愈高的IC电路设计,意味着在同样大小面积的IC中,可以拥有密度更高、功能更复杂的电路设计。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主要是靠工艺技术的不断改进,使得器件的特征尺寸不断缩小,从而集成度不断提高,功耗降低,器件性能得到提高。芯片制造工艺在1995年以后,从0.5微米、0.35微米、0.25微米、0.18微米、0.15微米、0.13微米、90纳米、65纳米、45纳米、32纳米、22纳米、20纳米,一直发展到目前最新的7纳米(商用)。

提高处理器的制造工艺具有重大的意义,因为更先进的制造工艺会在CPU内部集成更多的晶体管,使处理器实现更多的功能和更高的性能;更先进的制造工艺会使处理器的核心面积进一步减小,也就是说在相同面积的晶圆上可以制造出更多的CPU产品,直接降低了CPU的产品成本,从而最终会降低CPU的销售价格使广大消费者得利;更先进的制造工艺还会减少处理器的功耗,从而减少其发热量,解决处理器性能提升的障碍.....处理器自身的发展历史也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先进的制造工艺使CPU的性能和功能一直增强,而价格则一直下滑,也使得电脑从以前大多数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变成了现在所有人的日常消费品和生活必需品。

总体来说,更先进的制成工艺需要更久的研制时间和更高的研制技术,但是更先进的制成工艺可以更好的提高中央处理器的性能和节省处理器的生产成本,以便降低售价。

8. 世界cpu的发展情况

WES-2

说的没错,美国的Cerebras企业便是这样做的,他们直接将一整块12寸晶圆制成一块CPU,核心总面积达到46225mm²,比11寸的iPad Pro还大一些,话说这捧在手机的确是有iPad那味了。

这方面超大CPU叫WES-2,没有错,这一后缀2意味着它已经迭过一代了,第一代WES发布于2019年,根据16nm制造,晶体管达到了震惊的1.2万亿。

而WES-2则是2020年发布,根据7nm制造,核心总面积不会改变,晶体管直接超级加倍,达到了2.6万亿,有着85万个AI计算核心。

与此同时这方面巨型的功耗达到了15kW,好家伙,一般的家用电烤箱也就1000W,这直接便是15个电烤箱巅峰对决了,不要说煎鸡蛋,直接能当电热水器用了。

自然,WES-2的实际性能现阶段是沒有相关的数据信息,而它的关键客户是超算中心和国家级实验室,用以深度学习,超重型生产制造,制药业,生物科技和国防等行业,在那些方面有一台算率强悍的超级计算机能够让工作效率提高数十倍甚至数百倍。

而就WES-2的2.6万亿晶体管,在现如今摩尔定律慢慢失效的家用CPU销售市场,怕是可以领先十几二十年,仅仅苹果突如其然的进入,再度激话了已经变缓进步的CPU产业链。

9. cpu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

电子元器件中晶体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常用的是放大器或电子控制开关。晶体管是调节计算机、移动电话和所有其他现代电子线路运行的基本构件。由于晶体管的快速响应和高精度,它可以用于各种数字和模拟功能,包括放大、开关、稳压、信号调制和振荡器。晶体管可以独立封装,也可以在很小的区域内封装,可以容纳1亿或更多晶体管集成电路的一部分。因此,本文将详细介绍CPU中有多少个晶体管?

历代CPU晶体管的数量

摩尔定律,也就是说,当价格保持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量每18个月增加一倍,性能提高一倍。当然,这只是一种推测性理论,而不是一种自然理论。但根据过去40年来CPU发展的历史,这一理论接近精确。

2000年,奔腾4威拉米特,生产工艺为180nm,cpu晶体管数量为4200万。

2010年推出的Corei7≤980X,制作工艺为32 nm,晶体管数量为11亿6999万9999个。

2013核心i7 4960X,制造工艺为22 nm,晶体管计数为18.6亿。

有关近年来CPU的详细数据

1999年2月:英特尔发布奔腾III处理器。Pentium III是一种1×1平方硅,有950万个晶体管,采用Intel 0.25微米工艺技术制造。

2002年1月:英特尔奔腾4处理器推出,高性能台式电脑可以实现每秒22亿次循环操作。它使用英特尔的0.13微米工艺技术生产,包含5500万晶体管。

2003年3月12日:英特尔Centrino移动技术平台诞生于笔记本电脑,包括英特尔最新的移动处理器英特尔奔腾M处理器。该处理器基于一种新的移动优化微体系结构,使用英特尔的0.13微米工艺技术生产,包含7700万个晶体管。

2005年5月26日:英特尔的第一个主流双核处理器,英特尔奔腾D处理器,诞生于使用英特尔领先的90 nm工艺技术生产的2亿2999万9999个晶体管。

2006年7月27日:英特尔酷睿2双核处理器诞生了。该处理器包含超过2.9亿个晶体管,采用英特尔65纳米制程技术,在世界上几个最先进的实验室中生产。

2007年1月8日:为了将四核PC的销售扩大到主流买家,英特尔发布了英特尔酷睿2四核处理器和另外两个四核服务器处理器,用于台式计算机,处理能力为65纳米。英特尔酷睿2四核处理器包含超过5.8亿个晶体管。

10. 近几年cpu发展缓慢

1. CPU是会老化的,可以说任何的电子元件都会有老化现象,只不过出现老化现象的时间长短不一

2. CPU出现老化现象的时间非常长,一般为10年左右

3. 而CPU的理论设计使用寿命为10年

4. 10年后,该CPU的性能已经无法满足正常使用了,肯定需要更换CPU,所以即使出现了老化现象,对使用是没有任何影响的

5. 老化是指在高分子材料的使用过程中, 由于受到热、氧、水、光、微生物、化学介质等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 高分子材料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物理性能也会相应变坏的现象,(包括发硬、发粘、变脆、变色、失去强度等);

6. 高分子材料老化的本质是其物理结构或化学结构的改变。

11. cpu的发展经历了

CPU的工作原理就是:

1、取指令:CPU的控制器从内存读取一条指令并放入指令寄存器。指令的格式一般是这个样子滴:操作码就是汇编语言里的mov,add,jmp等符号码;操作数地址说明该指令需要的操作数所在的地方,是在内存里还是在CPU的内部寄存器里。

2、指令译码(解码):指令寄存器中的指令经过译码,决定该指令应进行何种操作(就是指令里的操作码)、操作数在哪里(操作数的地址)。

3、执行指令(写回),以一定格式将执行阶段的结果简单的写回。运算结果经常被写进CPU内部的暂存器,以供随后指令快速存取。

4、 修改指令计数器,决定下一条指令的地址。扩展资料CPU主要功能:1、处理指令英文Processing instructions;这是指控制程序中指令的执行顺序。程序中的各指令之间是有严格顺序的,必须严格按程序规定的顺序执行,才能保证计算机系统工作的正确性。2、执行操作英文Perform an action;一条指令的功能往往是由计算机中的部件执行一系列的操作来实现的。CPU要根据指令的功能,产生相应的操作控制信号,发给相应的部件,从而控制这些部件按指令的要求进行动作。3、控制时间英文Control time;时间控制就是对各种操作实施时间上的定时。在一条指令的执行过程中,在什么时间做什么操作均应受到严格的控制。只有这样,计算机才能有条不紊地工作。4、处理数据即对数据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或进行其他的信息处理。其功能主要是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 并执行指令。在微型计算机中又称微处理器,计算机的所有操作都受CPU控制,CPU的性能指标直接决定了微机系统的性能指标。CPU具有以下4个方面的基本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提供系统可靠性。运作原理可基本分为四个阶段:提取(Fetch)、解码(Decode)、执行(Execute)和写回(Writeback)。1971年。世界上第一块微处理器4004在Intel公司诞生了。它出现的意义是划时代的,比起以前的CPU,4004显得很可怜,它只有2300个晶体管,功能相当有限,而且速度还很慢。进入新世纪以来,CPU进入了更高速发展的时代,以往可望而不可及的1Ghz大关被轻松突破了,在市场分布方面,仍然是Intel跟AMD公司在 两雄争霸,它们分别推出了Pentium4、Tualatin核心Pentium III和Celeron,Tunderbird核心Athlon、AthlonXP和Duron等处理器,竞争日益激烈。

展开全文阅读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