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正文

三月不知肉味形容什么|三月不知肉味的典故

三月不知肉味形容什么|三月不知肉味的典故

【三月不知肉味】的起源与食物无关。原本的故事是,孔子在齐国【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

这当然是一种夸张的形容,来表达孔子所认为的《韶乐》的迷人之处。当然了,这倒未必是由于《韶乐》本身有多好听,而是其意义深重,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和品味,使孔子发出了【学之,三月不知肉味】的赞叹。

孔子注重的是《韶乐》背后的东西,而并非表面。说起来,如果《韶乐》真的有使人味觉紊乱的作用,那就要怀疑两三千年前已经出现了【音频毒品】了。

孔子闻韶,给出这样高度的评价,也的确使普通人动心。

但是,这里说,也不排除孔子的赞美有一定不实的成分在里边。

孔子的确喜爱音乐,经周天子的大夫苌弘推荐《齐韶》,产生兴趣是肯定的。问题在于,孔子至齐,是在鲁国内乱,他随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寄人篱下,乞食偷生的情况下。

这个时候的孔子混得相当惨,绝大多数的时间里只能猥琐发育,时时有人打算弄死他。在这样的前提下,他被人招待听《韶乐》,就算不喜欢,他有没有胆量说个“不”字?

所以,其实【三月不知肉味】也够肉麻的,明显有一种溜须拍马的意味在里边。没办法,小命就快不保,也就顾不得肉麻不肉麻了。

说实话,在那种情况下,威胁我让我说【法海你不懂爱】是古往今来最好听的歌我也说得出口。

至于美食,那是没有的。因齐国权臣晏婴跟孔子不太对付,所以孔子受到的待遇很一般,有的吃饿不死就算是好的了。

展开全文阅读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