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正文

杨永信现在怎么样了?这些忽略的真相需要知道!

杨永信现在怎么样了?这些忽略的真相需要知道!

01

杨永信网戒中心关停了。

这是2019年,听到的最好消息。

杨永信是谁?

他号称是全国治网瘾的专家,被某些家长捧上神坛的救世主。

同时,他也是一批人眼中的电击虐待狂,一个惨无人道的恶魔。

当初在他掌权的医院里,所有人都是他的奴隶,必须无条件服从他的命令,让下跪就得下跪,不然会用非人的手段,去惩罚不听话的“网瘾少男少女”。

戒治中心13号室里,常常惨叫声不断,杨永信近乎独裁的暴力统治,是所有孩子一辈子的噩梦,在成长过程中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更让人难过的是,把孩子送入网戒中心的家长,没觉得不对,全都高度配合。

家长们坚定认为,把孩子救好了,变好了,这不是人道是什么?

就算孩子是出于恐惧而服从,只要他能恐惧一辈子,就不算坏事。

无脑又肤浅的认可下,代表家庭教育的失败,亲子关系的破裂。

过去16年里,像这样的网瘾戒除机构还有很多,数量从一家增至二三百家,我们看到的不过是冰山一角。

这是一个让人忧虑的现象,杨永信其诊所可以消失,但杨永信式的管教不会消失。

倒下一个杨永信,还有千千万万个杨永信。

归根究底,就是现实中,这类家长的需求不会消失,那恶魔的供给,就不会断绝。

不过我们在否认杨永信电击治疗,否认不负责任家长的同时,也必须正视真正网瘾少年的求救。

网瘾,真的害人匪浅,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02

对正常人来说,一个习惯的养成周期,是21天。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习惯的周期甚至可以更短。

就例如网络依赖症状,它的行成很快,可以说是人皆有网瘾,只是程度轻重的不同。

为什么把网络成瘾归为精神障碍疾病?

因为过了头的网瘾,就像是毒瘾,丧失了自控能力,变得癫狂,明知不对却无法自拔。

22岁男子阿强,是个重度网瘾患者。

生活与事业的不顺心,让他更加难以拒绝网络给予的诱惑。

某天,派出所接到市民报警电话,说出租屋里的某男子可能出事了,等警方破门而入,发现躺在床上没法自由活动的阿强。

当时的他,右下肢肿胀青紫,全身多处皮肤溃烂,送进医院诊断发现,他患有低血糖脑病,肾功能不全(低血容量性),褥疮,左下肢深静脉血栓等。

好好的一个成年男人,搞成一副废人模样。

家人解释原因:阿强没能找到理想工作,网瘾老毛病犯了,于是干脆窝在出租房内玩游戏。

整整四天四夜,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只干一件事,那就是玩游戏。

因为长时间没进食,阿强人虚弱到不行,即便如此,他仍强打精神,坚持玩游戏。

这种成瘾症状,已经超出普通人的正常范畴,说是一种疾病,也不足为过。

如果说,毒品是通过提高人体内“多巴胺”的分泌,来提高人的兴奋值,来破坏人体系统平衡的话。

那网络成瘾的机制,也差不多如此,通过让人短时间内高度兴奋,从而难以自控,痴迷难改。

03

网瘾,即“互联网成瘾综合症”,英文简称为IAD。

和我们平常认知不同,真正网瘾患者是有发病症状的。

其一是,上网时间失控,不吃不休息,也不能不上网,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作息,会莫名情绪低落、恶心干呕以及思维迟缓等。

其次是,本人有意识到问题严重性,也无力改变现状,更有甚者会因为强制断网,出现急性戒断综合征,采刷自残自杀手段。

可以说,上网成瘾,是一种不亚于毒瘾的心理疾病,只是很多人没去重视这个问题。

浙江某市的16岁少年小张,学习成绩一般,在高一接触网络后沦陷。

刚开始,小张是旷课去网吧玩,导致他跟不上课程,成绩一落千丈。

后来,发展成逃学上网吧,沉迷游戏无法自拔。

2003年,由于学习成绩太差,小张被留级,原本指望重学一年能变好,可事实是,一切都没改变,小张依然逃去上网。

学校多次教育,父母配合开导,就连小张本人也主动写下过保证书,结果都于事无补。

2004年6月中旬,小张父亲来学校,要求办理退注册费和寄宿费,因为小张患上了精神分裂症,无法正常上课,需要长期住院治疗。

在专业正规的医院里,负责治疗小张的张医生说:

小张患上分裂症的诱因,就是上网成瘾后,学习成绩下降,想改变却无法自控,这导致小张内心积压了大量的精神压力。

发展到后期,小张曾试图六次自杀,幸好均被救下,在医院经过20多天的治疗,病情才稍有好转。

像小张这样的例子,远远还有很多,有的从学霸级别的堕落,也不过只用了一个学期。

学业坍塌的背后,往往暗示心理健康的崩溃。

对这群网瘾成病的孩子来说,必须借助心理机构,才能重新步入生活正轨。

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网瘾少年”不过是娱乐式自嘲,哪能夸张称病,可现实中,确是真实存在的。

在百度上搜寻“网瘾”二字,置顶就是提醒广大网瘾患者,需到正规的心理咨询中心接受治疗。

其实杨永信及其机构的繁衍生息,说白了,就是钻了不明事理家长的空子。

不是病的,非说成是病,真正病了的,却坚信电击出奇迹。

可笑又可悲。

04

一个人网络成瘾的行成,是生理+心理+社会三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

他们普遍共同点,就是缺乏生活目标和毅力,借此来逃避现实责任。

心理学家认为,严重的网络依赖,与赌瘾等行为类似,属于 “冲动控制失序”的范畴,会带来潜在的心理危险,爆发成抑郁、焦躁等心理疾病。

因为过度依赖网络中的一切,模糊了现实与虚拟的边界,往往会做出极端的破坏举动,仇视真实中的人与事。

包河区未成年陈某,长期沉迷网络,尤其喜欢玩暴力游戏。

一天和朱某发生矛盾,便约三个网友殴打朱某,一个板砖下去,导致朱某重度颅脑损伤死亡。

杀人后的陈某很迷茫,反问:“朱某怎么这么不经打?”

美国戒瘾诊所的首席临床官希拉里说:

“游戏玩家的大脑在兴奋状态时,对奖赏的耐受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扭曲,这与可卡因上瘾者相似。”

所以他们已经忍受不了枯燥的日常,只能在游戏中寻找刺激,并把这种狂躁的情绪,带进正常生活中。

美国25岁男子卡朋特,已经处于重度网瘾阶段,他无法忍受没有屏幕的生活,哪怕只离开几小时。

卡朋特说:

“我每天玩14到15个小时的游戏,每当稍微休息的时候,我会在手机上玩游戏,或者给前女友发短信。”

“我会因为不吃东西而变得虚弱,但直到当我摇摇欲坠而不得不停止思考的时候,我才会注意到。”

因为网瘾,他从密歇根大学辍学,失去了体育奖学金。

同样的,他的朋友,28岁的查理,也因网络而失控,丢了工作不说,还曾抑郁到试图自杀。

他4岁接触游戏,9岁上瘾,家长之前对此不重视,之后缓过神来,就已经亡羊补牢,为时晚矣,查理的人生,已被毁得差不多了。

不过青年的年龄,却已经记不清除了游戏之外的生活,是怎么过的。

还有31岁的彼得,被家人抛弃,无家可归,每天住在自己的车里。

查理说:“我会呆在教堂的停车场,利用遮阳伞挡住窗户,整天在车里玩我的平板设备。”

沉迷于网络色情的他,一天要自慰6至10次,无法自控,直到流血不止,之后又不断重复。

发病式的性需求,藏着一颗急需拯救的灵魂。

有实验统计:约75%的人,家庭关系和亲密关系都存在很大问题。

这些问题促使他们利用网络来逃避,寻求快乐,继而恶化真实世界的人事物联系。

不仅如此,半数以上的重度网瘾者,未来会与药物、酒精、暴力、性等行为,染上不好的关系,从而使其犯罪率不断上升。

反正现实太过糟糕,得不到虚拟中的美好,不如毁掉,破罐子破摔的背后,是他们深不见底的绝望。

05

在网上看到相关数据:

2007年,美国报告互联网成瘾约9百万人,英国精神病学家在最近的《精神病治疗进展》上认为有5-10%的上网者网络成瘾。

韩国汉阳大学的安东炫教授调查出,韩国18岁以下约240万青少年处于成瘾边缘。

中国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则显示,18岁以下青少年网民中大概有14.9%网络成瘾。

想想看,这仅仅只是07年的数据。

2019年,在网络科技越加普及的时代,人接触电脑的机会越多,年龄越小,就越容易被网络诱惑,自制力不高的人,原生家庭糟糕的人,就会任由自己沦陷在美好的虚拟世界,不愿清醒。

当一个人的少年时代毁掉了,那未来的人生,几乎等同于毁灭。

网瘾或许不会死,却同样致命危险。

想当年,赌博成瘾从不认可,到第一个被认可的行为成瘾症,让世人知道行为上瘾,也能达到与化学成瘾同样严重的后果。

网瘾如今面对的现状,亦如此。

说真的,如果一个家庭,不去重视网瘾者的症状,重视背后复杂的心理成因。

只是一股脑地相信杨永信这种恶魔机构,用暴力唤醒心灵,不让孩子接受正规心理辅导。

那这些“网瘾少年”们的人生的毁灭,所有人皆是帮凶。

当公众对“网瘾”的认知还停留在肤浅一面的话,所谓杨永信的垮台,不过是下一个悲剧的延续罢了。

展开全文阅读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