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正文

三国志13+电脑单挑结果|三国志13单挑杀死对方

三国志13+电脑单挑结果|三国志13单挑杀死对方

1. 三国志13单挑杀死对方

刺客完成杀人任务有俩条件: 单挑5次 2. 让武将战死(掠夺时杀害也可) 第一个条件非常好完成,第二个条件完成比较困难一点。

不是有些城有委托吗?带上兵出去掠夺,多几次后就可以了。祝你玩得愉快!!!h

2. 三国志13单挑杀死对方仇恨

单挑必胜原理:

1、屏幕右侧是对手出牌的顺序,而不是对方可能出什么牌,这是与原版最大的区别,也是致胜的关键;

2、想释放必杀,至少要防御1回合才可以,否则必杀无效,最多防御3回合,把心、技、体回满,如果出绊伤害更高;

3、相克原理:防御>攻击>瓦解>防御,与原版不同的是,防御成功几乎不会扣血,还可以攒必杀能量;

4、在对应回合未知对手的出牌情况下,选择攻击是最稳妥的办法,至少是两败俱伤;

5、武力只要不低于对手太低,获胜其实不难,差距10点以内都有大机会。

3. 三国志13打不过别人

可以退出重新试试,有时就是网络问题。

4. 三国志13怎么打架

三国志13部队攻击力和兵力没有关联,也就是说当武将属性技能等等相近的情况下,合理分配兵力的才会有优势,例如一个1万人的部队会被两个5000人的部队吊打,因为可以根据这一点对部队进行一些调整。

  一、分十队兵,一部分负责正面防御,其他的看准时机从侧面或背后袭击敌人。

  二、近战兵力多放,弓兵少放,本作骑兵太强。

  三、具体兵种的话又弓骑兵最好,既有机动也有攻击力。

5. 三国志13怎么单挑别人

这个对玩家来说很麻烦,因为你要选用煽动者这个威名才能用,而且用起来也比较麻烦。

还有另一种就是看几率,电脑发动反其他势力的联盟会问你参不参加,但是也不靠谱,出现几率不是太高。

6. 三国志13单挑必杀打不过攻击

结交权贵经商

刺客想赚钱最好就是当商人,和几位厉害的结“绊”。在城市里巡行,然后接一些委托也可以赚钱。最好是先当商人刷够了钱和兵器,然后再去玩刺客,然后转贼,最后自立。

个人觉得PK版中单挑系统很难赢,刺客想要通关得看脸,十分凶险,即便是自创神将也不见得就能赢过那些80、90武力的卫兵。

三国志13威力加强版刺客玩法套路:

转成贼徒,然后征到一定数量的兵,就去找钱多兵粮多的城掠夺,反复多做几回,就有可能有该城比较垃圾的武将找你单挑,赢了就能有一定几率把他干死,然后这个杀人条件就达成了。

但有必要提醒大家的是,刺客路线比较艰辛,不是那么容易的,杀点垃圾人倒问题不大,但是杀那些牛X人可是找虐,几乎都是没有胜算的。而且你一路都在杀人,仇家必定会很多,时不时会派无名刺客来杀你。有的你杀过人的城市的太守有时候也会追过来杀你,更狠的你在某个势力杀人太多,这个势力的君主可能会把你可能要杀的人提前调走,或者全城戒备缉捕你………

7. 三国志13战斗中如何触发单挑

拉入同道,游戏会自动提示是否让对方下野(与势力君主有直接关系的无法触发下野选择,比如孙尚香,如果是她大哥或父亲为君主,你拉她入同道,是无法触发下野的)

8. 三国志13单挑诛杀

洪武四大案,是指明太祖朱元璋为消灭他认为对他的朝廷有威胁的人、整顿吏治、惩治贪污而策划的著名四大事件或屠杀。

洪武十三年(1380年)的胡惟庸案,洪武九年或洪武十五年(1376年或1382年)的“空印案”,洪武十八年(1385年)的郭桓案,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的蓝玉案。胡惟庸与蓝玉案件习称“胡蓝之狱”,是朱元璋诛杀开国功臣的政治事件,而“空印案”与“郭桓案”则是对涉嫌贪墨的官吏进行大规模的镇压。

一、《大明疑案》之 空印大案之谜 【空印案】是发生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有争议或1376年),因空白盖印公务文书而引发的案件。此案在当时受到朱元璋相当程度的重视,并因此诛杀数百名相关官员。本案实为一个冤案,然而其影响之广,范围之大,实属罕见。

      明朝时每年各个布政使司下属府州县都需派出审计官吏前往京师户部,核对其所在衙门缴纳中央官府的钱粮、军需事宜。所有账目必须和户部审核后完全相符方能结算。若其中有任何一项不符就必须驳回重新造册,且须再盖上原地方机关大印才算完成。因当时交通并不发达,往来路途遥远,如果需要发回重造势必耽误相当多的时间,所以前往户部审核的官员都备有事先盖过印信的空白书册以备使用。

     这原本是从元朝既有的习惯性做法(“元时,官府府于文有先署印,而后书者,谓之‘空印’,洪武建元以来,相沿未改”《中外历史年表》),也从未被明令禁止过;《剑桥中国明代史》解释,钱粮在运输过程中会有损耗,所以从运送一直到户部接收时的数字一定不会相符,在路上到底损耗了多少,官员们无法事先预知,只有到了户部将要申报之时才能知道其中的差额,所以派京官员都习惯用空印文书在京城才填写实际的数目。

     明太祖朱元璋获知此事后大为震怒,认为这是官员相互勾结的欺君重罪,因而下令处罚所有相关官员。

二、《大明疑案》之 胡惟庸谋逆之谜 【胡惟庸案】发生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它是指洪武帝诛杀宰相胡惟庸事件,随后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宿将,此案牵连甚广。胡惟庸被杀,朱元璋罢左右丞相,废除中书省,其事由六部分理,从此中国再无宰相一职。

      洪武六年(1373年),淮西朋党集团的领袖李善长推荐其同乡兼姻亲胡惟庸担任右丞相。洪武十年(1377年)九月,胡惟庸升任左丞相。他做了7年丞相,任期内在朝中遍植朋党,不遗余力地打击异己,使得淮西朋党集团的势力不断膨胀。譬如,浙江青田人刘基(字伯温),曾辅佐朱元璋,立下过汗马功劳,但由于他与淮西朋党集团的矛盾,一直未受重用。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刘基仅封为诚意伯,岁禄只有240石。而李善长则功封韩国公,岁禄4000石。翌年,刘基告老还乡。然而,由于他曾对朱元璋说过胡惟庸不宜入相的话,故而深受后者的嫉恨,被解雇革去岁禄。洪武八年(1375年),刘基生病,胡惟庸派医生前去看望,但刘基服药后不久便一命归西。

     当然,排斥异己还不是胡惟庸案的关键所在。事实上,胡案的症结在于 —— 他为人过于独断专行,许多生杀黜陟等重大案件,他往往不向朱元璋请示,就擅自加以处理。这自然让权力欲极强的朱元璋,深感宰相专权、皇权旁落的危机。

      洪武十二年(1379年)九月,占城(今越南南部)来贡,胡惟庸和当时的右丞相汪广洋等人匿而不奏,结果被太监告发。明太祖闻知勃然大怒,言辞斥责省臣。但胡惟庸和汪广洋将责任推到礼部头上,而礼部则反唇相讥,归咎于中书省。这种相互推诿扯皮,使得朱元璋更为恼火,于是将一干人等全部囚禁起来,让他们招出主谋。不久,汪广洋被处死。接着又以汪广洋曾违法纳没官妇女为妾,下令查究胡惟庸及其六部堂属的罪行。至此,明太祖与胡惟庸朋党的矛盾已趋于白热化。

      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月,涂节自首上告胡惟庸谋反。明太祖随即下令逮捕胡惟庸、陈宁和涂节等人,并以“枉法诬贤”“擅权枉法”“蠹害政治”罪加以处死。胡惟庸被杀后,此案并未了结,他的罪名也在不断升级。开始只是说胡惟庸“擅权植党”,后来,又加上了“通倭”、“通虏”和“谋反”等罪名,并不断牵连、扩大化。该案的同谋犯越查越多,牵涉的面也越来越广,株连蔓引,持续了数年也未能了结。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再兴大狱,有《昭示奸党录》布告天下,乘机又杀了几十家的权臣勋贵。李善长、陆仲亨、唐胜宗、费聚、赵庸、金朝兴、叶升、毛麒、李伯升和丁玉等人,都因与胡惟庸有勾结而被处死 。其中位居“勋臣第一”的太师韩国公李善长,在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始发时,因为元勋皇亲,已免于追究,但10年以后,有人以李善长与胡惟庸共同谋反,朱元璋顺水推舟,将李善长一家七十余口一律处斩。

三、《大明疑案》之 郭桓案之谜 【郭桓案】发生在洪武十八年(1385年),以其涉案金额巨大,对经济领域影响深远而为世人瞩目。《明史·刑法二》在记载郭桓案的起因时,曰:郭桓者,户部侍郎也。帝疑北平二司官吏李彧、赵全德等与桓为奸利,自六部左右侍郎下皆死,赃七百万,词连直省诸官吏,系死者数万人。

      洪武十八年(1385年),朱元璋怀疑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的官吏李彧、赵全德伙同户部侍郎郭桓等人共同舞弊,吞盗官粮,于是下旨查办。洪武十八年(1385年)三月,御史余敏、丁廷举告发户部侍郎郭桓利用职权,勾结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官吏李彧、按察使司官吏赵全德、胡益、王道亨等,私吞太平、镇江等府的赋税外,还私分了浙西的秋粮,并且巧立名目,征收了多种水脚钱、口食钱、库子钱、神佛钱等的赋税,中饱私囊。

     朱元璋令审刑司拷讯,此案牵连全国的十二个布政司,牵涉礼部尚书赵瑁、刑部尚书王惠迪、兵部侍郎王志、工部侍郎麦至德等。总计一共损失精粮两千四百万担,“自六部左、右侍郎以下,赃七百万,词连直、省诸官吏,系死者数万人”“核赃所寄借遍天下,民中人之家大抵皆破” ,史称“郭桓案”。朱元璋在《大诰》感叹说:“古往今来,贪赃枉法大有人在,但是搞得这么过分的,实在是不多!”

      此案有明显不合逻辑的地方:这些贪污的粮食是被贪污者倒卖私分了,但是收入粮仓的粮食并没少那么多。因为大户,粮商,富户等被贪赃者要求补了空。所以朱元璋在《大诰》中明确质问了这些贪污者你们向商人大户借粮用什么来还?但是这些被逼无奈补空缺的大户粮商富户却被定罪为了协同者,遭到了杀头抄家的命运。

    “核赃所寄借遍天下,民中人之家大抵皆破”正是当年此案的真实写照。这起案件的主审官吴庸在完成了此案后也被朱元璋处死平民愤。此案更像是有预谋的一场国家剪天下羊毛的行动。

四、《大明疑案》之 蓝玉谋反案之谜【蓝玉案】发生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是明太祖朱元璋借口凉国公蓝玉谋反,株连杀戮功臣宿将的重大政治案件。朱元璋借蓝玉案彻底铲除了将权对君权的潜在威胁,将军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诛杀了大将军蓝玉,而蓝玉是洪武时期的主要将领之一。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蓝玉率15万大军出塞追击蒙古军队,直到捕鱼儿海(即今贝尔湖),俘获男女七万七千人,大胜而归。此后,他又多次北征蒙古,立下赫赫战功,被晋封为凉国公,位居大将军之职。蓝玉统兵多年,在军中颇有威望;麾下骁将十余员,个个勇猛善战。以一介武夫起家的朱元璋,原本就最忌武人拥兵;而蓝玉却自恃功高势大,骄横不法。

      在军中,他擅自黜陟将校,进止自专,甚至不听君命。某次北征还师,夜扣喜峰关,关吏没有及时接纳,蓝玉就纵兵毁关强行进入,这一举动显然引起了朱元璋的猜忌。在地方上,蓝玉霸占东昌民田,私蓄奴婢,纵奴作恶乡里。此事后为御史举劾,但蓝玉竟怒逐御史 。他还让家人私买云南盐1万余引(每引200斤或400斤),进行走私。又因奏请多未采纳,一直对朱元璋心怀不满。这些做法,终于让朱元璋动了杀心。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锦衣卫指挥蒋瓛告发蓝玉谋反,朱元璋就将他处斩,并族诛了三族。平时与蓝玉有关系莫逆的许多将校,也都被定位“逆党”,遭到了抄家灭族的下场。当时因这个案件而被诛杀者多达1.5万人,军中的骁勇将领差不多都被杀戮殆尽 。朱元璋还手诏布布告天下,并条例爰书为《逆臣录》。列名《逆臣录》,有一公、十三侯、二伯。

      朱元璋借蓝玉案彻底铲除了将权对皇权的潜在威胁,将军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军权皆出于朝廷,不敢有所专擅。

9. 三国志13如何单挑诛杀

 高诛杀武将推荐     吕布,赵云,颜良,马超,徐晃,张辽,文丑,徐晃,张颌,魏延,等等诛杀率都很高。   这些诛杀狂。有时候队伍看到这几个武将就特别令人畏惧。即便是NPC对手,3000人奋战队有时候都不敢围攻,说不定武将就被对方给杀了。   诛杀率和战法加成精密相关(逆境,威风以及无双),这些都会大大增加诛杀率。   这里顺便分享一个人为手动连诛的技巧,主角鬼神流在大地图灭队诛杀敌方NPC武将后立即切入小地图回复士气,如果在一天的时间内回满200士气并切回大地图战斗又灭队,有大几率又诛,如此反复主角队一场战斗诛杀三、四人是轻而易举。

10. 三国志13斩杀

管亥能打到袁绍找妈妈,好歹也和关二爷打过。

管亥(生卒年不详),青州黄巾军渠帅,率军侵略北海,围北海相孔融于都昌。孔融派遣太史慈突围而出,前往平原向刘备求援,刘备率军来到,击退管亥。

《三国演义》中管亥在单挑中为关羽斩杀。

玄德与关、张、太史慈立马阵前,管亥忿怒直出。太史慈却待向前,云长早出,直取管亥。两马相交,众军大喊。量管亥怎敌得云长,数十合之间,青龙刀起,劈管亥于马下。

展开全文阅读

相关内容